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
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
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
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记盲从,也不要追求“不浪费分数”的极端想法。
三是初选方案。
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 (区、市) 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 (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 (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
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等同于同一个志愿,但是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
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
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